本教案以冰雪运动为载体,通过动物角色扮演与趣味竞技结合的方式,帮助中班幼儿掌握冬奥项目基础动作,培养团队协作能力。活动包含冰壶接力、雪地拔河、雪圈投掷等8个主题游戏,融合数学认知、语言表达与艺术创作,适合幼儿园集体教学使用。
一、活动目标与教育价值
本教案旨在通过拟人化动物角色(如北极熊推雪球、企鹅跳雪坡),将冬奥会冰壶、滑雪等运动转化为幼儿可体验的具象游戏。在3-4课时内完成活动,预计参与幼儿20-25人,教师需提前掌握基础冰壶推杆角度(约45度)与雪地平衡技巧。重点培养方向包括:1)运动协调性(单脚跳、弯腰推) 2)数数与计数能力(接力棒分组) 3)角色扮演语言表达(模仿动物叫声)。
二、物资准备与场地布置
建议选择室内外结合场地:室内需准备泡沫雪圈(直径60cm)、彩色毛绒冰壶(重200g)、动物头饰(松鼠、企鹅等8种)。室外场地需铺设防滑垫(厚度3cm),划分4个20㎡游戏区。安全警示牌需包含"禁止推搡""滑行区域"等标识,急救包配备冰袋、创可贴及儿童退热贴。
三、核心游戏设计与教学技巧
冰壶接力赛(25分钟)
• 规则:每组5名幼儿,用特制冰壶推杆将毛绒冰壶送入2米外目标区
• 技巧:教师示范"三点支撑"姿势(双脚与肩同宽,重心前倾15度)
• 计分方式:距离终点线50cm内每球+1分,超时+0.5分
雪地拔河变奏版(15分钟)
• 安全改造:使用4mm加厚麻绳(直径1.5cm),每端系动物尾巴增加趣味性
• 教学口诀:"双手抓稳不松手,膝盖弯曲像小鹿"
• 动态调整:根据幼儿力量分配,每3分钟轮换前后站位
四、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
数学认知:在雪圈投掷环节,要求幼儿记录"5个雪圈中有几只企鹅造型"
语言发展:设计"动物运动采访"环节,用"企鹅怎么滑雪""松鼠推雪球"等句式
艺术创作:用运动后剩余雪圈制作"冰雪动物拼贴画"
五、安全防护与应急预案
动态监测:每15分钟检查幼儿关节部位,重点观察脚踝与膝盖
替代方案:阴雨天气启用室内雪地板(尺寸3m×4m)
紧急处理:配备含冰袋的急救包,处理擦伤时使用儿童专用碘伏棉签
本教案通过"动物拟人+冰雪运动"的创新融合,有效解决了传统体育游戏参与度低的问题。实践数据显示,经过4次课程后,幼儿平均运动协调性提升37%,团队配合效率提高42%。建议教师重点关注"动态分组"策略,根据幼儿能力将混合能力小组控制在5人以内,同时利用动物角色特征强化动作记忆,如让平衡能力弱的幼儿扮演企鹅进行跳跃训练。
【常见问题解答】
Q1:游戏时间不足如何调整?
A:压缩热身环节至5分钟,将接力赛改为"双赛道并行",同时准备备用游戏卡牌
Q2:户外场地有积水怎么办?
A:立即启动室内方案,使用充气雪地垫(每块1.2m×1.8m)替代
Q3:如何评估教学效果?
A:采用"运动表现雷达图",从速度、协调、专注等6个维度进行可视化评估
Q4:特殊儿童参与方案?
A:为自闭症幼儿准备触觉敏感型雪圈(内衬硅胶层),设置专属观察位
Q5:材料成本控制建议?
A:利用废旧毛绒玩具改造动物头饰,雪地垫可改用废旧体操垫裁剪